申花失去快速转换与高强度优势 取胜法宝亟需重拾

来源:微博

在9月1日的比赛中,申花客场以0-1败给了武汉三镇,赛后《足球报》对球队在八月份的表现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申花本应依靠的快速转换和高强度的战略已不复存在。近期,申花的伤病情况严重,队长吴曦与外援安德烈均因伤缺席,刚刚在上场比赛中受伤的李可也未能首发,主教练斯卢茨基不得不调整阵容,派出阿马杜、刘诚宇和汪海健作为首发。

面对长时间未能获胜的武汉三镇,申花并没有展现出一支争冠球队应有的气势,而是显得沉闷无力,缺乏应有的速度与冲击力。斯卢茨基的战术理念原本重视快速的进攻转换及高强度的比赛节奏,然而近期这些核心战术似乎已被抛弃,申花在进攻中显得步伐缓慢,难以有效打破对手的密集防守。

武汉三镇的代理主教练邓卓翔制定了清晰的战术策略,首先加强防守,最后再派上外援图多列增强进攻。申花球员在比赛末尾因体能下降被抓住机会,最终导致失球,显示出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脆弱。

八月份,申花的战绩仅为1胜2平2负,仅积累5分,这样的成绩对一支志在争冠的球队而言是非常不理想的。这样的表现并非偶然,在经历了一个多赛季的竞争后,各球队已逐渐摸清了斯卢茨基的战术密码,准备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申花的比赛愈加艰难。面对伤病和停赛不断的外援阵容,球队的战斗力也随之下降。

在米内罗受伤后,申花引进了阿苏埃。然而,阿苏埃的风格与之前的米内罗及马莱莱截然不同,作为体系型前锋,他未能为球队提供足够的进攻威胁。此外,其他前锋如安德烈、刘诚宇与于汉超也都并不以速度见长,球队的整体攻势因而受到严重制约。

主力伤停频发,斯卢茨基需要认真反思赛季初承诺的板凳深度。虽然中场人才济济,但其用人上的固执导致主力球员疲惫,替补队员机会不多,进而影响其状态,加大了主力与替补之间的差距。一旦主力受伤,替补无法及时表现出应有的水准,球队的整体战斗力自然下降。

经过23轮的激烈较量,申花暂积49分,位列积分榜第二,与领头羊成都蓉城仅差1分。眼下,球队在八月份暴露的问题亟需斯卢茨基及其教练组在间歇期内加以解决,否则他们的争冠前景将堪忧。

推荐阅读

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