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窗即将来临 曼联在重建之路面临困境

来源:直播吧

随着这个夏季转会窗口的临近结束,曼联的命运悬而未决,他们能否成功解决长期困扰的问题——“卖人难”,成为了众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支志在重塑荣耀的球队,曼联在转会市场上的表现,尤其是是否能够确保“强势卖方”的身份,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重建进程。

自从弗格森爵士退休以来,曼联在转会市场上的表现可谓是一波三折。丹尼尔·詹姆斯的转会成为了曼联转会操作中的一缕曙光,他是自2013年后唯一一个让俱乐部实现“赚差价”的球员。相较之下,麦克托米奈的转出则让俱乐部陷入尴尬,2019年他的转会费用竟成了曼联多年来的最高记录,尽管这样的交易实在是不令人满意。

而现在,夏窗的关闭在即,俱乐部始终强调必须在球员交易中有所斩获,以维持财政的健康。然而,即便豪掷将近2亿英镑引进了几位新援,曼联目前的“卖人”工作却几乎可以用毫无作为来形容。拉什福德的租借虽然减轻了部分薪资负担,却并未为俱乐部带来实质性的转会收入。如今,桑乔、加纳乔等人的转会信息不断被挂出,但仍未看到实质进展。

期望通过卖人回收的1.2亿英镑,如今看来似乎遥不可及。市场妨碍着谈判,各家俱乐部对曼联球员的价值认知显然低于预期,甚至这一目标很可能缩水到6000万,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曼联在转会市场上的弱势地位。过往的高薪续约及市场操作失误,已成为他们绕不过去的绊脚石。

相较于这家英超豪门,其他俱乐部如利物浦和曼城在副业上却明显表现出色,他们通过卖出青训球员和不再使用的球员谋求盈利,并逐渐建立了健康且明晰的转出机制。这不仅反映了他们战略的成功,也更加突显了曼联在这方面的无能。

消息人士透露,曼联的转会策略受到了格雷泽家族的深远影响,许多转出交易经常被拖延到最后临近关窗之际,这无疑给了对手压价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曼联的球员面临着合同期短,市场价值下滑的窘境,甚至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堪入目的报价。

当前,俱乐部在内部重组与动荡后,新的足球总监和招募主管已逐步掌握权力。他们面临的任务非常明确:如何重新赢得其他俱乐部对曼联球员的青睐,并学习如何像其他竞争对手一样,在转会市场上精打细算。

接下来的几天,桑乔、加纳乔和其他球员的去留,或许能为我们揭示曼联在转会市场上是否真正学会了“卖人”这门艺术,还是依旧陷入“冤大头”的角色。足球的世界瞬息万变,曼联能否把握时机,或许将影响他们未来几年的发展与建队蓝图。

推荐阅读

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