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锋徐昕矛盾浮现 媒体评论:昔日球员习以为常 现今00后已不再忍受这种做法

来源:微博

在7月29日的团结杯赛上,广东全运会男篮以84-87惜败于巴西男篮,比赛的紧张气氛不禁让人心潮澎湃。在比赛的暂停期间,部分媒体报道了杜锋与徐昕之间的激烈交流,二人似乎因战术意见出现分歧,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讨论。这一幕让人想起之前中国男篮在与波黑男篮热身赛中的类似情形,郭士强指导在暂停期间也因情绪激动而爆粗口。

众所周知,篮球教练这一角色绝非易事,正如古人所言“宁管千军万马,不管十二个大裤衩”,他们不仅要管理战术,还要控制队员的情绪。在激烈的比赛中,教练与球员之间的良性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而在面对失误时,教练的严厉指责和愤怒反应常常让人不禁想起“慈不掌兵”的真谛。

在篮球场上,竞争的激烈使得教练和球员都充满了强烈的胜负欲,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些争执和冲突。许多教练有着自己的口头禅,甚至有的会不自觉地使用粗口。在2020年CBA复赛时,球员替补席上安装了麦克风,观众可以近距离地聆听教练的战术布置,曾引发球迷的热议,但由于频繁的脏话,这一做法很快便被撤除。

与过去几代球员不同,现在的年轻球员,尤其是00后,对于教练的情绪表达显得更为敏感。他们不再习惯接受教练的激烈斥责,反而会以同样的态度回应。许多年轻球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希望将来能遇到那些严谨要求但又风度翩翩、不越界的教练。

每位教练都可以理解在比赛中强烈竞争情绪的压迫,但这并不能成为随意使用粗俗语言的借口。体育场上的尊重与和谐应是教练与球员共同追求的目标,期待未来能够在体坛中看到更为文明、理性的交流方式。

推荐阅读

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