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伊-吉尔杰斯-亚历山大,听说过吧?他在篮球场上的表现可以说让人想起了那些“无道德”的顶尖球员,专门靠制造犯规来混罚球机会。你要知道,亚历山大可不是NBA中那种“道德高尚”的球员,但他却绝对是个“造犯规工程师”。本赛季仅次于扬尼斯-阿德托昆博,他的罚球次数让人咋舌,脱颖而出,靠造罚球的能力,MVP奖项可谓唾手可得。
不过,话说回来,没必要指责他。谁说制造犯规就是罪过?这可是场上可教会的技巧,能读懂规则、抓住裁判的心态,再加上聪明的决策,完全可以在游戏中创造价值。毕竟,他的职责是帮助雷霆赢得比赛,至于道德什么的,那可没人指望他去担心。换句话说,NBA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得对球员制造的“环境”有所作为。
更有趣的是,如果你以为亚历山大的这些招数纯粹是他个人的市场,那可就太天真了。联盟的规则本身就像一块美食拼盘,随便一个玩家都能找到自己想吃的漏洞。第一场西部决赛的例子告诉我们,尽管雷霆的防守已经非常出色,大家讨论的最多的依然是他如何巧妙“逃脱”犯规的惩罚。
让我们捡起几年前的回忆。在亚历山大和布伦森之前,那些像哈登和特雷-杨这样的制造犯规好手让联盟痛下决心,尝试压制他们的“道德败坏”。不过,NBA所谓的“解释性改变”似乎并没有深入人心,看看亚历山大如何用他的“跳舞”技巧,愣是把球抛向空中,等待裁判的哨声。几年前的规则改变甚至还未见成效,反而让这些球员对自己的“办法”信心满满,到底是何意呢?
至于假摔,NBA明确表示要开战,结果诸如亚历山大这种球员依然能屡屡“得逞”。即便有回放技术,是否能阻止此类行为,仍然是个谜。比如说,亚历山大-沃克在比赛中的一次碰撞,最终确认没有犯规,但亚历山大却是成功倒地,引发了裁判的哨声。无疑,这就是个经典假摔——可惜没被判罚。
接着,我们还有杰登-麦克丹尼尔斯,完全处于被动。他尽最大努力保持合法防守,结果还是被亚历山大以“巧妙”的推搡操作获利,这又让人不得不反思规则的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亚历山大凭什么不去把对手的防守者逐出场外呢?明智之举,但没人能指责他。
到了最后,我们发现,NBA更关注的是票房和收视率,而非竞争的公平性。球员只会不断寻找规则的“缝隙”,仿佛这是一场无休止的“打地鼠”游戏。在他们最大的利益面前,联盟调整不力,根本无法找到解决之道。
所以,当你在接下来的一场比赛中再次看到亚历山大制造犯规,不必惊讶。归根结底,制造这种情况的不是球员,而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游戏规则与不可告人的联盟“游戏”。
推荐阅读
名记认为霍勒迪的高薪合同如同烫手山芋 波津的到期合同简直是如鱼得水
05月22日 16:22
东部决赛第一场回顾:内史五分钟内命中六个三分哈利关键时刻绝平
05月22日 12:32
丁佳宁论北京队十年未进总决赛 许利民首年即闯决赛是否为成绩之证
05月22日 02:15
考辛斯认为布伦森比东契奇更出色,因为前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而后者可能没有做到这一点
05月21日 22:36
感谢大家让我圆梦的冠军时刻 这是我作为球员一直以来的追求
05月21日 18:50
马龙对MVP人选的变化引发讨论,从说约基奇是最佳到现在认可SGA
05月21日 14:28
苏群:北京在今年总决赛中展现久违的激烈竞争 他们在困境中坚持不懈
05月21日 12:31
媒体人认为广厦夺冠是名副其实的成绩 而在北京伤病困扰的情况下这样的表现也足以令人满意
05月21日 00:41
每一位冠军的背后都蕴藏着艰辛或许我已习惯我们是收官之战的那支队伍
05月21日 00:41
史蒂文斯指出医生诊断波津为病毒感染后综合征乃是长期疾病的遗留影响
05月20日 18:37
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