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足球青训调查:为何会有12岁退役的现象?

来源:新浪体育

今年初的亚洲杯足球赛展示了许多球队的进步,也暴露了中国队的不足。特别是日本、越南、塔吉克斯坦等队众多年轻球员的崛起,使中国足球的青训备受关注。最近举行的U19渭南杯赛中,中国队击败了韩国、越南,与乌兹别克斯坦战平并夺冠,再次激发了人们对中国足球年轻一代的期待。

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受到了哪些制约?如何解决中国足球青训的难题?为了找到答案,我们在北京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在中国青训领域,“12岁退役”一直是困扰小球员的问题。对于中国足球青训,我们每次都无法避免地谈到这个问题。

张先生的儿子在小学阶段已经是北京出色的足球苗子了。他告诉我们,孩子继承了父母良好的身体素质,家庭也为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然而在孩子即将升初中,也就是12岁时,他们面临着去足球俱乐部梯队还是传统足球学校的选择。经过考虑,他们决定让孩子去传统足球学校。

关于“12岁退役”,有两种不同的解读。如果以继续足球训练为目标,那么“12岁退役”指的是孩子既没有进入传统足球学校,也没有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完全放弃了足球系统训练体系。如果以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为目标,那么“12岁退役”指的是孩子在12岁时,选择进入校园足球体系,而没有进入职业足球梯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退役。我们主要调查第二种情况,也就是以成为职业球员为目标的“12岁退役”现象。

许多足球从业者告诉我们,在这个年龄放弃专业培训、转投校园足球的优秀苗子非常多,12岁也是中国足球损失人才最多的年龄段。

北京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而言,对足球苗子的选拔竞争更加激烈。在这里,具备一定足球天赋的孩子基本上有两个选择:一是国安等职业俱乐部的青训体系,二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八一中学等足球特色传统学校。张先生说:“现实情况是,在小学阶段表现最好的一批孩子大多被学校挑走了,因为家长们普遍认为,通过足球成绩进入这些名校是非常好的选择,也是对孩子最保险的选择。家长最关心的是保证孩子充分学习,因为在前途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不愿冒险把孩子的前途寄托在职业足球上。其次,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在身体和技术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他们不考虑进入职业梯队。”

“12岁退役”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但由于每个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政策不同,情况也会有所变化。由于北京拥有特殊的教育资源环境,这个问题在这里更加突出。在北京,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对生活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大多数家长倾向于让孩子上好学校,并在校队踢足球。

前国脚、国家青年队教练张辛欣告诉我们:“当时,我们在人大附中三高队的时候,我们是北京同年龄段的足球尖子。但是进入职业足球梯队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一两个。我是1978年的,王晓龙是1986年的,张思鹏是1987年的,张远是1989年的。在当时选择足球苗子的质量上,校园足球应该培养出更多的职业足球人才。但是,尽管学校拥有丰富的文化课资源,但优秀的足球教练资源却不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很难留住优秀的足球教练。在学习压力下,不可能把过多的时间投入到足球训练中。因此,许多北京本地的优秀苗子在进入学校后基本上与高水平的足球训练绝缘了。”

张辛欣的成长经历是具有代表性的,许多家长在与我们沟通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对他们来说,足球只是打开优质教育资源的敲门砖。因为足球是金字塔项目,成为职业球员的机会远远小于考上好大学的机会。当孩子在12岁选择进入好的初中还是职业队时,家长们往往选择最保险的答案,首先是让孩子上个好中学。正是因为这样,在12岁这个年龄段,足球会失去很多优秀苗子。

传统职业队梯队与足球特色传统校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梯队拥有更好的训练设施和专业教练团队,球员训练时间更长,更接近专业要求。但缺点是,如果传统足球没有优质学校资源支持,就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文化课学习机会。与此相反,传统校可以保证孩子获得更好的文化教育,甚至可能为他们提供升入大学的机会。但是,足球训练条件和教练资源很难与职业队相媲美,孩子的足球专业水平提高会越来越困难。

“12岁退役”背后的实质是孩子们对于未来足球生涯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这不仅影响着12岁阶段,而是可能导致孩子在14岁、15岁甚至18岁退役。只要这种担心存在,孩子们踢球的前景就会时刻面临中断的风险,中国足球也会因此失去最好的苗子。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通过在北京地区进行调研,我们发现,虽然目前有一些体系上的解决办法,但核心问题仍然是认识观念的转变。在一些地方,人们已经开始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推荐阅读

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