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亚洲杯已经结束了三周,虽然中国队没有进入淘汰赛,但替补门将于金永的上场次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作为“球二代”,于金永是前国脚于明的儿子。在接受采访时,于明谈到了他对儿子的看法,他相信儿子会比自己更出色。
在U23亚洲杯的比赛中,于金永并没有出场在他习惯的门将位置。在对阵日本U23的比赛中,他在88分钟替补登场,扮演前锋的角色,这让全国球迷感到惊讶。尽管球队落后一人,还是不得不让超过2米身高的于金永踢前锋,最终输掉了比赛。在对阵韩国U23的比赛中,于金永再次在比赛末段以前锋身份出场,但国奥队依旧无法改变败局。这次对于于金永的使用让球界和球迷都无法理解。
作为父亲,于明一直关注着儿子的比赛。他对于国奥教练组对儿子的安排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之前的集训中,孩子告诉我他有很多头球训练,因为他在身高方面有优势。在他六七岁的时候,他比同龄孩子高出半个头,我们还为他进行了骨龄和身高预测,预测他将来会有1.9米左右的身高。这个身高是遗传了他母亲的基因,他母亲曾经是辽宁女排的球员,身高达到1.85米。”
从六七岁开始,于金永就跟着父亲练球。由于身高优势,于明一开始培养他成为中锋,并进行大量的头球训练。到了九岁时,于金永的身高优势更加明显,预测显示他未来可能达到1.97米。“我一看,就觉得他肯定不能踢中锋了,身高太高在球场上跑不动,太沉了。”
在这次U23亚洲杯上,于明从教练的角度和父亲的角度都能理解教练组的替换和使用策略。“因为孩子在集训期间已经接受了大量的头球训练,教练组当然不会仅仅因为身高原因就让他上场打前锋,肯定是因为他具备这个能力。”
这次国奥队的问题不仅是意外的使用于金永,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这批年轻球员的大赛经验很少,金元足球时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一线队上,对青训的关注程度不够,导致中国队与日韩甚至东南亚球队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中国足坛,有很多子承父业的例子,比如谢育新和谢维军父子,高钟勋和高准翼父子,于明和于金永也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成功的前国脚,当儿子刚起步时,自然会将他与父亲当年的成就相比较。但于明认为,孩子在足球发展上离不开天赋和勤奋。现在的于金永通过天赋和勤奋,他相信儿子会比自己做得更好。
儿子在19岁的年纪就进入了国奥队并且在一线队报名。作为前辈和父亲,于明是否预感到儿子将来能达到自己当年的高度呢?于明自信地说,他相信金永会比自己更出色。
推荐阅读
塞蒂恩与国安解约因个人原因
10月06日 00:41
泰州以4比2战胜徐州晋级半决赛将对阵南京 马宁执法 徐州两名球员的点球被扑救
10月05日 22:35
中国U17女足教练王洪亮展望世界杯小组出线目标 将为球迷带来全新体验
10月05日 20:23
李小恒相信只要上了场就能为球队增添无限正能量
10月05日 00:32
前北马其顿主帅未能执掌国足 原河北队主帅科尔曼积极参与竞聘
10月04日 20:44
乌兹别克斯坦足协表示正在与卡纳瓦罗进行洽谈
10月04日 16:39
曲刚:与海牛的较量将左右保级命运 我们整个团队都在全力以赴
10月04日 10:25
鲁媒报道于金永近期出现肺炎症状 泽卡将根据比赛情况决定是否出场
10月03日 20:23
曾为青岛中能指点迷津的58岁斯特瓦诺维奇正式接任塔吉克斯坦教鞭
10月03日 18:32
日本与21岁不莱梅主力门将巴克豪斯展开归化谈判
10月03日 16:21
更新时间: